城市中的森林和绿地是城市环境中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的区域,通过植物的生理作用,释放空气负离子到大气环境中,这些空气负离子能够吸附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对居民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不同环境场所和气象条件下的负离子研究都显示负离子浓度差异很大,但对其差异性的机制机理尚待探明。本研究首次将城市公园群落结构和郁闭度与负离子浓度及其变异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为负离子时空变异格局提出了较为科学可靠的解释。
本研究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山公园中9个不同配置的植物群落,通过1年内连续监测空气负离子浓度,分析得到各群落中负离子的变异格局,并探索了不同群落结构、不同郁闭度、周边水体等因素对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负离子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形,一年内在7至10月间保持较高水平且波动程度较大;群落结构与负离子浓度的关系大致为:草>乔灌≈乔草>乔灌草,群落结构越复杂,负离子变异性越小;负离子浓度变异系数与郁闭度间呈负相关关系,即郁闭度越高,群落中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异系数越低,在每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7:00-19:00点间,植物郁闭度与负离子浓度变异系数的负相关性更为显著。此外,城市公园中常见的静态水体对负离子浓度的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可为城市居民自主选择休闲健身时间和场所提供参考,同时为城市森林氧吧构建和城市森林经营提供数据支撑。
图 群落负离子浓度均值日、月变化图
研究成果以"城市公园不同植物群落内空气负离子变异格局及影响因素"为题发表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719)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项目(G171206)的资助。